2023年6月24日,由我院9名师生组成“海南岛养殖金鲳鱼病害发生情况调查重点团队”深入三亚市进行实地考察,他们来到了三亚市农投海洋产业有限公司开始调研,调研团队刚到企业公司,就受到公司负责人李总热情接待,在他了解调研团队此行的目的后,积极的答应参与调研团队的调研中来,并热情洋溢的介绍了公司现有的金鲳鱼养殖规模和未来金鲳鱼水产行业发展的前景;他介绍,海南省三亚市地理位置独特,其优越的海洋资源环境为金鲳鱼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形成了水泥地养殖、近岸工厂化池塘养殖和近海网箱养殖为主的金鲳鱼养殖模式。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放养密度的增加,气候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等,时而爆发各种金鲳鱼病害,尤其是寄生虫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且发病趋势呈现面积大、范围广、发病快、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海南省金鲳鱼养殖业的发展。
调研团队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中了解三亚市农投海洋产业有限公司主要是以近海网箱养殖模式,投放鱼苗到近海网箱养殖的主要时间在3-6月进行,一网箱投放鱼苗8-10万尾。
与负责人进行交流
在养殖金鲳鱼过程中,三亚市农投海洋产业有限公司养殖金鲳鱼的地理位置位于三亚市西岛旅游景区,其海水中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水质清澈优良。
参观近海网箱养殖
通常夏季发生病害是较为频繁的,由于气温的逐渐升高,养殖的鱼出现本尼登虫(又称:贝尼登虫)(俗称:白芝麻病)、肠炎病、白色结节病等疾病。本尼登虫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单殖类吸虫, 隶属多室科 (Capsalidae) ,本尼登亚科 (Benedeniinae) 的一类海水鱼类体表寄生单殖吸虫。该虫分布广泛, 寄主特异性低。该病害发病的高峰时间为4-6月。本尼登虫的发育与雨量和海水的pH、温度等有关, 故治疗方法可用淡水浸泡加100×10-6浓度的福尔马林、高锰酸钾, 或用晶体敌百虫挂瓶于网箱中驱虫, 并经常更换网具。但比较有效的方法还是应淡水浸泡病鱼 (5~10) min, 虫体可自行脱落, 但不能根治。由于海水网箱养殖, 鱼群养殖密度高, 适宜病原的感染和流行传播, 而且该类虫体生活史发育周期短, 在夏天高温季节发育更快, 感染流行最严重。
最后实践团分别与企业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合影留念,通过这一站的走访学习,调研团成员感到收获颇丰,了解了许多实际生产经验,很好让他们明白了,不仅要学好课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懂得如何学以致用。
与负责人合影留念
三亚海宝近海养殖专业合作社
2023年6月25日,由我院海南岛养殖金鲳鱼病害发生情况调查重点团队,一行9人再次深入三亚市进行实地考察,他们来到了三亚海宝近海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调研,调研团队刚到企业公司,就受到公司负责人热情接待,在他了解调研团队此行的目的后,积极的答应参与调研团队的调研中来,并热情洋溢的介绍了合作社现有的金鲳鱼养殖规模;他介绍,海南省地理位置独特,其优越的海洋资源环境为金鲳鱼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形成了近海网箱养殖为主的金鲳鱼养殖模式。
与负责人进行交流
调研团队与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交流中了解三亚海宝近海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是以近海网箱养殖模式,投放鱼苗到近海网箱养殖的主要时间在4月进行,且尽可能的保证鱼苗大小的均匀性,以2—3厘米为宜。一网箱投放鱼苗根据网箱的规格大小进行投放,网箱网目80可投放10万条尾鱼苗, 网箱网目60可投放5万条尾鱼苗。
观看智能设备进行实时观察
俗话说的好,养鱼首先要养水,好的水质才能养出好的鱼。在交流过程中,三亚海宝近海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金鲳鱼位于三亚市西岛旅游景区,其海水中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水质清澈优良。通常夏季发生病害是较为频繁的,由于气温的逐渐升高,水温超过30°C以上养殖的鱼出现肠炎病、本尼登虫(俗称:白芝麻病)、痘疮病(乳球菌)等疾病。金鲳鱼肠炎全年都有发生,流行高峰期为4~10月,病鱼离群独游,鱼体发黑,食欲减退,甚至完全不摄食,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肠内黏膜脱落,出血,肠壁弹性较差,肠内有大量淡黄色黏液, 把病鱼头部拎起,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肛门红肿。有时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腹水。对于养殖鱼出现肠炎病所进行的病害预防与防治策略有:(1)每千克饲料掺杂20mg的大蒜素,以及500mg的食盐,早晚各投喂1次,持续3天以上; (2)每千克饲料掺杂30g肠鳃灵,早晚各投喂1次,持续3天以上。
参观养殖基地
最后实践团分别与企业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合影留念,通过这一次的走访学习,调研团成员对于相关知识又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对真实的养殖情况有了更深的体会。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挥知识的价值。
与负责人合影留念
海南守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2023年6月26日,由我院海南岛养殖金鲳鱼病害发生情况调查重点团队,一行9人深入乐东黎族自治县进行实地考察,这次他们主要走访了海南守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始调研。
与负责人进行交流
调研团队刚到养殖公司,就受到养殖负责人的热情接待,在他了解调研团队此行的目的后,积极的答应参与调研团队的调研中来,并热情洋溢的介绍了合作社现有的金鲳鱼养殖规模;在负责人的带领下,调研团参观了公司养殖场,主要的养殖模式是室外水泥池养殖。
参观养殖大塘
投放鱼苗到水泥池养殖的主要时间在2-6月进行。苗种主要来源于三亚市西岛进苗,主要是因为三亚市西岛的水质温度相近,有利于鱼苗的存活率。
在走访的过程中,调研团队询问了养殖公司负责人近年来在养殖金鲳鱼的过程中的病害发生情况,导致病害的类型以及防控治疗手段,对此,养殖负责人说病害发生通常在夏季较为频繁的,由于气温的逐渐升高,水温30°C以上养殖的鱼会出现神经坏死病(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别名:诺达病毒)、车轮虫病、肠炎病、本尼登虫、痘疮病(乳球菌)等疾病。感染神经坏死病(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病鱼(金鲳鱼)活动力减弱, 摄饵不良, 身体瘦弱, 体色发黑。病鱼游动异常, 或随水无力流动, 或腹部朝上, 浮于水面作盘旋游动, 或在水中狂奔、游, 脑、眼、口部充血发红, 严重情况下,会出现头部充血,眼球肿胀凸起,眼球脱落, 所有种类的病鱼最后浮上水面或狂奔而死。对于养殖鱼出现肠炎病所进行的病害预防与防治策略有有:每千克饲料掺杂8g三黄粉—青粉、6ml病毒净、4g三病康和5g多维素,1天投喂1次,连续使用一个星期,根据治疗效果,调整用药量。VNN作为一种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水生动物疫病,危害范围广、致病性强、死亡率高,且目前没有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暴发就容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应把预防作为控制该病流行和蔓延的关键点,早预防、早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大塘养殖金鲳鱼苗
最后实践团分别与企业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合影留念,通过这一次的走访学习,调研团成员对于相关知识又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对真实的养殖情况有了更深的体会。明白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挥出知识的价值,才不虚此行。
与负责人合影留念
2023年6月27日,我院海南岛养殖金鲳鱼病害发生情况调查重点团队,一行再次深入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渔港进行实地考察,这次他们来到了海南蓝粮科技有限公司。
前往深海养殖基地
走进三亚崖州湾渔港海南蓝粮科技有限公司的深海网箱,调研团队惊叹于眼前整齐规划的养殖规模。通过和基地负责人的沟通了解和对基地的拍摄考察中,我们可以知道,该公司主要养殖鱼类有金鲳鱼。
参观深海养殖基地
负责人说道每年2-6月份做苗。该基地主要研究鱼类流行病学,通过本单位养殖金鲳鱼,其中主要研究神经坏死病毒,该病毒以垂直传播为主。 所以同一母鱼孵化出的苗有可能全部带毒。同时肠道伴有明显肠炎, 为嗜水气单胞杆菌。
鱼类感染这种疾病依靠肉眼无法分辨,需要将病鱼从海中打捞出来,送入实验室进行PCR技术检测,对病毒进行检测的PCR技术有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与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RT-LAMP).且可利用鱼鳍组织进行检测,无需杀死病鱼,可应用于平日的检测与早期检测中。根据NNV的RNA1序列进行RT-LAMP检测,可在1h内完成扩增反应,灵敏度较RT-PCR灵敏100倍。感染这种病毒主要是因为夏季水温过高,3-4月为感染高峰期,防治方法主要有提高鱼体免液力,药物治疗,如多维。鱼类病毒的预防包括养殖环境的调节、挑选无病毒携带的亲本进行育种以及疫苗接种等方法.养殖环境的调节主要为养殖水体的消杀,包括使用次氯酸钙等化学消毒剂、臭氧消毒、对水体进行加热以及使用紫外线照射水体等手段使NNV完全灭活。使用疫苗为预防病毒感染的一种重要措施,但现阶段国内并未有商业化的疫苗可以售卖,由于注射型疫苗需要单独对每条鱼进行接种,效率低下,因此更为省时省力的浸泡式疫苗的研发也在不断推进,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果。夏季高温鱼类鳃部易生出寄生虫,如纤毛虫、车轮虫。防治方法为混合使用药物,或微生物开口饵料,但缺点是耗氧量大,消耗养殖水体中的氧气含量。
海上合影留念
2023年6月29日,我院海南岛养殖金鲳鱼病害发生情况调查重点团队,一行深入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进行实地考察,这次他们来到了海南青利水产有限公司陵水基地。
调研队走进海南青利水产有限公司陵水基地,通过走访了解中得知该公司主要是网箱养殖与水泥池养殖金鲳鱼为主。通常商品鱼会在过冬后的4月份左右上市,今年的头批商品鱼大致在8月份上市,目前鱼苗仍在喂料中。

该公司的网箱养殖主要分布在外海,其中陵水、昌江、广西也有涉及。陵水黎族自治县有4-5家水产养殖企业,还有一小部分的散户养殖,并在内港设有小渔排养殖。其中的养殖缺点主要是鱼类生病是不好用药,尤其是过冬时,会发生肝脏类疾病以及饵料沉积导致水质恶化和生成寄生虫导致虫害。防治方法主要采用用料,如洛卡、不饱和脂肪酸等拌入饲料。并且该公司去年的网箱养殖中冻疮发生情况多,导致鱼类结节病过冬,是他们目前主要面临的鱼类病害,只能尽量投放富有营养的饲料,例如:多维,补充VC,提高鱼苗的免疫能力。
该公司主要是80-120网目的网箱规格养殖,大约可投放8-13万的鱼苗,当鱼苗长至成鱼后需要更换网箱规格,一年左右会分箱两次。这个阶段鱼苗易感染白芝麻病(本尼登虫病),这是一种季节性疾病,高发期主要在每年的5、6月份,防治方法主要是将病鱼从海中捞出,过淡水,淡水浸泡3-5分钟。其中也还会有病毒类疾病,但是肉眼从外表上看不出鱼类是否染病,无法及时将病鱼隔离出来,且该公司不具有检测病毒类疾病的方法和能力。种鱼大多在外海自己培育,且为多种鱼类同时培育。从鱼苗到喂养到可出售的商品鱼,这其中的成活率大约为70%-80%。鱼苗大约喂养到4cm的时候就会转到网箱养殖中,陵水地区的饲养时间会长一点,大约会投喂6-7个月才会上市,一般上市规格都在1斤左右。通过这一次的走访,调研团成员对于专业相关知识又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对真实的养殖情况有了更深的体会,再次巩固了养殖金鲳鱼病害发生与防治的知识。同时也深刻的品味到实践出真理的韵味。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乐东基地
2023年6月28日,我院海南岛养殖金鲳鱼病害发生情况调查重点团队,一行9人深入乐东黎族自治县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团到了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乐东基地开始调研。调研团队刚到养殖公司,就受到公司负责人热情接待,他了解调研团队此行的目的后,积极答应参与到调研团队的调研中来,并热情地介绍了合作社现有的金鲳鱼养殖规模;他介绍,海南省地理位置独特,其优越的海洋资源环境为金鲳鱼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形成了水泥池塘养殖为主的金鲳鱼养殖模式。
调研团队与养殖公司负责人进行交流中了解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乐东基地主要是以水泥池塘养殖模式。投放鱼苗到近海网箱养殖的主要时间在3-6月进行。苗种主要来源于陵水进苗,主要是因为陵水的水质温度相近,有利于鱼苗的存活率。
在交流过程中,通常夏季发生病害是较为频繁的,由于气温的逐渐升高,水温超过30°C以上养殖的鱼出现瓣体虫病、肠炎病、本尼登虫、痘疮病(乳球菌)等疾病。金鲳鱼瓣体虫病, 流行高峰期为6~9月, 病鱼浮于水面,行动迟缓,头部皮肤溃烂,腮部出现白色斑点,分泌粘液。严重情况下,白斑连成一片,直至死亡。瓣体虫病多发于高温季节。对于养殖鱼出现肠炎病所进行的病害预防与防治策略有:(1) 淡水浸泡3—5分钟;(2)按照2mg/L的硫酸铜溶液浸浴,1天1次,每次持续2小时;(3)采用浓度为40%甲醛溶液每天浸浴20分钟。
最后实践团分别与企业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合影留念,通过这一次的走访学习,调研团成员对于相关知识又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对真实的养殖情况有了更深的体会。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挥知识的价值。
合影留念
陵水逢辉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2023年6月30日,我院海南岛养殖金鲳鱼病害发生情况调查重点团队,一行深入陵水黎族自治县进行实地考察,这次他们来到了陵水逢辉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陵水新村鱼排。
走进陵水逢辉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团队惊叹于眼前整齐规划的养殖规模。通过和基地负责人的沟通了解和对基地的拍摄考察中,我们可以知道,该公司主要养殖鱼类有金鲳鱼。
金鲳鱼主要是每年的4月左右投苗,鱼苗的来源主要是本公司自己养殖繁育的种鱼,种鱼产卵后,工作人员会在1-2月份进行鱼卵孵化,细心养育,会在鱼苗长至4cm时投放到海上渔排进行养殖。投放的水质温度需在24摄氏度以上,然后饲料喂养至一定大小规格才可上市出售。
该公司主要采用网箱养殖以及海上渔排养殖,饲料喂养,一般网箱养殖的规格主要是60网目与80网目,大约可投放5-10万鱼苗。但缺点是夏季高温的时候,水温过高,喂养饲料沉积,水体环境恶化,会导致鱼类鳃部感染寄生虫以及白芝麻病,前期并没有什么可以预料和防治的方法,只能在发现病鱼以后,及时将它们从海中捞出,与正常鱼群隔离考来,防治疾病的进一步扩散。治疗方法主要是淡水浸泡。夏季高温,鱼群易得肠炎类等肝脏疾病,全年都有发生, 流行高峰期为4~10月, 病鱼离群独游, 鱼体发黑, 食欲减退, 甚至完全不摄食, 肠壁局部充血, 发炎, 肠腔内没有食物。肠内黏膜脱落, 出血, 肠壁弹性较差, 肠内有大量淡黄色黏液, 把病鱼头部拎起, 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 肛门红肿。有时腹部膨大, 腹腔内积有淡黄色腹水。防治方法主要采用用料,如洛卡、不饱和脂肪酸等拌入饲料。并且该公司去年的网箱养殖中冻疮发生情况多,导致鱼类结节病过冬,是他们目前主要面临的鱼类病害,只能尽量投放富有营养的饲料,提高鱼苗的免疫能力。最后调研团与企业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合影留念,通过这一站的走访学习,调研团成员感到收获颇丰,了解了许多实际生产经验,很好让他们明白了,不仅要学好课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懂得如何学以致用。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陵水黎安基地
2023年7月1日,我院海南岛养殖金鲳鱼病害发生情况调查重点团队,一行深入陵水黎族自治县进行实地考察,这次他们来到了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陵水黎安基地。调研团队走进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陵水黎安基地,就受到公司负责人热情接待,在他了解调研团队此行的目的后,积极的答应参与调研团队的调研中来,该公司主要养殖鱼类有金鲳鱼、各品种石斑鱼、多纹钱蝶鱼等。与负责人交流中了解到主要病害是真菌性病害。明显外在病状为黑身,前期无防治和控制,只能在鱼群中发病后发现,从海中捞回到岸上,体量不大不小。还有就是细菌病害,主要是:弧菌、哈维氏弧菌、爱德华氏菌、美人鱼发光杆菌(巴斯德杆菌)等。主要原因是水体有机质含量过高,高温发酵引起的。其中小瓜虫25度以上就会消失,但细菌病一直都存在,不受温度的影响。防治手段主要是用药,如硫酸铜,目的是调试养殖池塘整体环境,调节水体生态。该基地养育体系一体化,可分为四个阶段:种鱼-鱼卵-标苗(标出)-成鱼。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金鲳鱼养殖每年都有在做,其中的龙头企业是晨海主业。金鲳鱼养殖主要用于外销。负责人解释道现在已经过了金鲳鱼的繁殖季节。鱼苗孵化一般在每年的1月20日-2月10日左右,清明前是鱼苗孵化高峰期,水温24度以上才能下海,该公司具有自己繁育种鱼和种鱼产卵孵化的技术,然后饲料喂养至一定规格才能上市。
池塘饲养主要依靠池塘网、搭工棚等,目的是冬季可以保温,防治冻疮类疾病的生成,夏季可以使水体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混差较少,其中金鲳鱼单独饲养。通过这一次的走访,调研团成员对于专业相关知识又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对真实的养殖情况有了更深的体会,再次巩固了养殖金鲳鱼病害发生与防治的知识。同时也深刻的品味到实践出真理的韵味。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陵水新村港
2023年7月2日,海南岛金鲳鱼养殖病害发生情况调研重点团队来到了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港,对海南晨海水产养殖公司鱼排进行调研考察。
在线下调研前,我们了解到,根据2022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1年我国金鲳鱼养殖总产量约24.4万吨,比2020年绝对量增长约14.2万吨,增幅为139.85%。养殖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等华南沿海省份,其中广西地区养殖量约11万吨,广东地区约9.6万,海南地区3.8万吨。金鲳鱼产业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需求量大,销售价格主要受市场的影响,在9元/斤-18元/斤波动。
在与公司养殖一线操作员的交谈中,我们得知做好金鲳鱼养殖工作,要注意:做好苗种培育工作,保证水质中有充足的浮游生物;苗种标粗要根据生长状况及时进行分筛、分级饲养;苗种规格达3cm-5cm时,应及时转移至海上网箱养殖,能获得较好的生长速度;养殖过程中要做好防逃逸措施,避免出现逃逸现象;在我国沿海地区水温21℃-31℃和盐度18-32的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此前,金鲳苗种尚未实现良种化,种质退化严重,部分育种单位遗传种质管理混乱,近亲交配较多。养殖户反映苗种畸形率增加、活力差、生长速度慢等问题强烈。“晨海1号”作为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金鲳鱼新品种将有效提高金鲳鱼良种良苗的覆盖率,为养殖户增收增益,为金鲳鱼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晨海1号”是首次通过远缘杂交育种的方式获得的金鲳鱼类新品种,是一种新型的种质资源。在院士和专家们的指导下培育出的“晨海1号”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等特点,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为金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提高金鲳产业的良种覆盖率,推动产业增产增收。
陵水德林诚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2023年7月4日,我院海南岛金鲳鱼养殖病害发生情况重点团队一行到访了陵水德林诚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十三五”期间,陵水出台《陵水县水产南繁苗种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利用新村盐场700亩土地发展水产种业,打造水产种业南繁基地。其中,陵水晨海种业有限公司投资的陵水县南繁苗种项目,已被纳入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项目(第七批)集中开工和签约项目。陵水德林诚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今年6月份提出了打造“海南—陵水双帆石热带水产种业南繁生态园”的规划,公司总经理刘德林表示,以“高效渔业、精准育种”为目标,形成以海洋水产南繁种业为支柱产业,渔光互补车间为载体,人才孵化、休闲渔业为配套产业的产业体系。团队成员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与公司基层一线养殖员工深入交流关于金鲳鱼养殖过程中的难点难题,了解实际操作过程中金鲳鱼病害发生情况以及企业对应的治疗手段和防治措施。除此之外,队员们还针对德林水产公司的发展目标、养殖理念等信息详细咨询了管理层员工,基本了解了该公司相关养殖金鲳鱼状态。
陵水县把发展南繁鱼苗育种产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扩大养殖规模,积极探索休闲渔业、科普基地、深远海养殖等融合发展模式。发展水产养殖业要扩大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与科研院所技术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水产南繁育种基地,加大新品种选育力度。同时,积极探索“育种+水产+加工+科研+旅游”综合发展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团队成员们通过这一次的调研活动,也深深了解了陵水县水产养殖行业迅猛发展,坚定了自己的初心与决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所
2023年7月3日,海南岛金鲳鱼养殖病害发生情况调研重点团队一行前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开展调研活动。
研究员着重介绍了南海所近年来在罗非鱼、金鲳鱼加工方面已取得的多项技术成果,以及国家特色淡水鱼体系和海水鱼体系在水产加工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情况。
金鲳品质特性适合高值化加工,肌肉特性适合冷藏保存与运输,但是目前依然面临着优良新品种缺乏、设施装备水平不高、养殖技术有待提高、冷冻保鲜和精深加工水平有待提升等挑战。基于此,打造金鲳“一条鱼工程”,要从突破新品种、安全的网箱及配套设施、智能管控、绿色精准营养、高效的养殖模式和加工流通入手,打造出从优良品种到高效养殖,再到加工流通的千亿级产业链。金鲳是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硒与镁,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加上肉质细嫩,口感细滑鲜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金鲳鱼人工育苗和深水网箱养殖两大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了金鲳鱼产业的快速发展。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金鲳鱼产业总体将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产业总体供求关系将渐趋平衡,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近几年内有望成为南方海水养殖鱼类第一大宗品种。
海南硕呈农业种养有限公司
2023年7月5日,海南岛金鲳鱼养殖病害发生情况重点团队来到了海南硕呈农业种养有限公司。海南硕呈农业种养有限公司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黄西村。乐东县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通过与总经理林木海的交流得知,公司在加强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构建水产良种繁育技术体系,为行业保障供应良种良苗方面持续深入研究,力求为维护国家水产食品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公司基层一线养殖员工告诉我们,无论多好的金鲳鱼苗,受运输、气候、水环境的变化,都受诱发神经坏死病毒。金鲳鱼苗投放之后的黑身、浮水、烂尾、红头、腹水等,基本上可以确诊为神经坏死病毒。一种情况为运输、海区水质变化影响原来处于潜伏状态的神经坏死病毒,极可能被激活、感染。另一种情况则为在海区已经稳定的鱼苗,受筛苗、搬运刺激而被激活感染或受周边病鱼、流水而被传染、激活。
参观养殖大塘
在下苗的前三天,由于病毒数量较少,症状并不明显。到了第五天、第六天,病毒将进入高峰期,达到发死亡高峰。如果病毒没有被抑制,死亡会持续到二十天之后,损耗较大。一般而言,投苗20天后,随着鱼苗对环境的逐渐适应,体质逐渐增强,病毒危害逐渐消失。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是海南最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种业创新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之关键。在农业强国建设全局中有着特殊优势、特殊定位的海南,如何搭建创新平台,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护航种业创新发展,成为水产养殖行业从事者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我们作为专业性大学生,也从中领悟到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保持初心,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前沿动向,掌握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