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南繁沃土,水产学子共绘种业新篇

作者 : 水产与生命学院 时间 : 2025年03月24日

作者:曹柳 石慧 符翔    初审:石慧    复审:杨宁    终审:王世运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迈向“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的师生们以青春为笔、以汗水为墨,深耕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以实际行动响应“向种图强”的国家战略,为自贸港建设注入蓬勃的科技动能。  

躬耕南繁热土,青年学子展担当

水产与生命学院紧扣海南自贸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以服务国家南繁硅谷建设和水产种业振兴为导向,深化与陵水德林诚信水产有限公司、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等南繁水产种业领军企业的产教融合。学院从2022年至今共选派了50余名优秀学生赴基地实习,他们深入水产养殖企业生产第一线,参与日常养殖基地管理、亲本培育、种苗生产、水质监测、病害监控及防治等工作,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将教学科研链条嵌入自贸港建设主战场。

                                                               

亮相国际舞台,智汇种业未来

319-23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三亚召开,322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副院长王道儒受邀参加水产种业创新发展论坛,论坛由学校水产与生命学院副院长黄海主持。

                                                               

                                                               

在论坛学术交流环节,我院水产学科80余名师生代表深度参与研讨,他们全神贯注记录学术前沿动态。在海南石斑鱼产业发展思考、对虾产业优势等专题汇报环节,徐优、张智恩等学子结合海南自贸港区位优势,就水产种业南繁基地建设、种质资源跨境合作等议题踊跃提问,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这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生动场景,既彰显了我院“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育人成效,也为南繁硅谷打造全球种业创新高地注入了青春动能。师生们纷纷表示,将立足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智慧育种技术研发等领域持续深耕,用实际行动为筑牢“中国饭碗底座贡献智慧力量。

                                                                

产教融合育英才,服务国家大战略  

学院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育人理念在热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良种培育(水产南繁)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黄海副院长带领的热带水产动物生殖调控与人工繁育技术团队以热带主要海水经济品种良种选育及海水动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及新品种开发为目标开展种质收集与保持、基因组解析、功能基因资源发掘、表型和遗传性分析及遗传育种及配套技术等领域研究为热带水产经济动物的种质资源保护、水产南繁种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此外,学院加强产教融合发展,与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共建的“热带海水鱼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自贸港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  

                                                               

志存高远,青春与自贸港共成长

“自贸港封关不是终点,而是开放的新起点。我们要做‘种子精神’的传承者,更要成为‘自贸港速度’的践行者!”在学院主题党日活动中,学生党员吴菲的发言掷地有声。这种精神已融入日常:见过凌晨三点的露水凝结在通风橱玻璃,听过灭菌锅在寂静中奏响蒸汽交响,尝过错过饭点的泡面混着文献资料的墨香。他们用移液枪丈量青春的内核,将实验结果的反复验证作成真理的结晶,让千百次失败书写为突破的养料。我院师生以脚踏实地的行动,诠释着“强国有我”的誓言。  

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元年,水产与生命学院的师生们正以“南繁精神”为帆,以“种业振兴”为舵,在热土上书写青春华章。他们的故事,是千千万万自贸港建设者的缩影——既有扎根大地的坚守,更有仰望星空的理想,共同绘就了一幅“南繁硅谷崛起、自贸港向新而行”的壮美画卷!  

 

 

相关附件: